目录:
1、平面的形式美感是装饰画的最主要特征
2、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实施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训练
3、日后的教学设计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4、在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展实施中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点亮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平面的形式美感是装饰画的最主要特征
平面的形式美感是装饰画的最主要特征,美感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用以往的经验进行自由的思维选择后,对画面的图形和其他信息安排出特有次序的过程,它既能体现出现代平面的韵律节奏感,又具有平面构成的造型思维规律,体现丰富的想象和创作能力《装饰绘画》校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抽象性的直观表达能力。与其他绘画相比较,装饰画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制作技法上也比较独特,因此,抽象的形式更适合装饰画的表达,可以激发学生间接地、象征地对自然形态的表达能力《装饰绘画》校本课程重视装饰画创作教学的个性化培养,装饰表现生活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装饰画的教学目标应当主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装饰绘画是一种非常讲究的艺术,往往在画面中,形式美的表现就是它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大量优秀装饰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去欣赏与评析装饰风格绘画的形式美感,掌握好装饰画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为创作装饰绘画做好准备。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装饰绘画基本理念与技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欣赏、评析大量的优秀作品,学习与掌握大量的装饰绘画技巧。对装饰风格绘画创作跃跃欲试。在这教学环节中,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身边事物美好的一面、美的存在,培养学生探知能力。装饰绘画表现技法不外是创意表现、造型表现、色彩表现三大内容。在装饰绘画创意表现技巧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运用语文学习中的创作手法。俗话说:艺术与文学是相通的,文学创作中的引申、借喻、夸张、拟人等方法,在装饰风格绘画创意表现上,是相同的理念。在我校的校本美术课程中,我要求学生在创作中尽量运用单纯的表现方法去表现事物造型,让它更富于装饰美感。本课程从装饰绘画的基本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实施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训练
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实施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训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天地,同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教学开展中,我们注重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以及创造性潜力等素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媒介上绘画装饰,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提高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和丰富精神世界,表现个性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深受学生喜爱。由于学生个体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装饰画创作的个性不仅反映在创作方法上,也反映在创作结果上。
日后的教学设计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日后的教学设计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形成对善于创造的艺术表现个性。虽然在我校的校本课程中,我尽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了解课程内容,在网络上搜索创作素材,并鼓励学生交电子创作作品,但是由于学生、家长、学校硬件、家庭环境等原因,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不够,这对学生艺术视觉开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都有局限。
在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展实施中
在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展实施中,我明白校本美术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意识。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不仅具有研究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我们的校本课程设计内容与形式应该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拓宽,应以更宽广的胸怀容纳更多的美术教学模式,使之更具有世界性、现实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