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迅速
2、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
3、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4、但各地各校的具体做法并不相同
5、杨生斌认为产教结合只有产业和教育真正在实践中合作起来
6、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产教结合的要求
7、邀请装饰行业
8、在评价指标中不仅仅对办学目标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迅速,大量中小型装饰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建筑工程技术产结合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量的需求并没有使装饰专业的就业工作变得轻松。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对其他专业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所启发。国内"产教结合"的提法起于1991年10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态度,指明了职业教育方向。
但各地各校的具体做法并不相同
但各地各校的具体做法并不相同,专家学者对产教结合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杜吉泽等认为产教结合是企业界与教育界共同完成教学、管理,方案结合研究的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王士星指出可以通过明确"产教结合"法律地位、制定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高与企业合作实力来创新产教结合模式。
杨生斌认为产教结合只有产业和教育真正在实践中合作起来
杨生斌认为产教结合只有产业和教育真正在实践中合作起来,否则只是理论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计划。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产教结合的要求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产教结合的要求,工程技术产结合装饰工程技术产结合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与行业企业一同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重新组织教学计划。
邀请装饰行业
邀请装饰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产教结合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协同的质量评价体系和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首先设置教学管理岗位,方案结合研究确保教学干事、资料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实验实训室管理员、机房管理员等人员到位、分工和职责明确;其次制定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教结合项目奖励实施办法《建筑工程系"双证制"教育管理办法《家装工程社会服务部(中心)管理办法《建筑工程系实训教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和引导实践教学和产教结合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最后是创新管理方法,基本实现信息化、规范化、开放式管理。学院的做法是依据初级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结合研究实践设计相应的课程,进而建设课程实施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具体做法是在校内建设室内设计、施工工艺、项目管理、预决算实训室等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并利用平台和专业优势与德阳消费者协会联合设立德阳家装服务中心;在校外与德阳多家知名装饰企业,专业产结合技术产结合如:德阳田园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为产教结合培养人才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与其他高校、专业以自我评价为主的做法不同的是,学院在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的时候,坚持校企协同,与企业一道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评价指标中不仅仅对办学目标
在评价指标中不仅仅对办学目标、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资料、就业率等硬性指标提出要求,同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过程、学生学习方式、过程、学生的实际能力也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评价工作坚持科学、全面、专业、客观,结合研究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队伍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仅要懂理论,还要会实践。近年来,技术产结合工程技术产结合学院定期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带头实训锻炼;对新设置的专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下到企业,产结合教通过进修实训获得实践经验和职(执)业资格;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校际、校企合作交流,努力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和实训、实习,保证了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双证制"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可报名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装饰装修镶贴工等职业技能鉴定,结合研究实践取得技能证书。也可以报名参加四川省建设岗位培训与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组织的建设岗位培训考试,取得装饰装修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证书。近年来该专业"两证"的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院有良好的产教结合政策作为引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体现了产教结合的需求,产结合专业产结合相关制度建设、产学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体系的建设也比较完善,实施的情况和效果良好,毕业生的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薪资待遇等不断提高。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与推广。